close

有點惡劣的情況下,看了冏男孩。

所謂的惡劣是租了DVD回家與老少一起看。

這片有點深度的。比海角七號深多了,所以不那麼容易的,適合我夜深時一個人好好看一遍。

老人家哈欠連連說看不懂。

小姑說這跟蔡明亮的也很像,常有些鏡頭會停格不動,不知有什麼意思。

片裡的小學生又屁啊屁啊掛滿嘴邊,看得我這做媽的坐立難安,還得邊看邊跟小朋友們做視聽導正道德順化,搞得自己像個訓導主任。

所以我說得一個人沒負擔地好好看一遍才爽。

環境所逼,不太能做這種單身美夢,也是一個冏嗎?

個人覺得導演有個很好的企圖,陷在圖書館的騙子和童話故事的引子都是高招,但是手段又太高了點,癢還沒搆到就過了。

二個家庭有問題的搗蛋男孩,一直做著想要逃離現實的夢,直到現實真的打破了他們的逃亡計劃,然後...瞬間長大。

這樣童話風格的手法是我偏愛的,『大智若愚Big Fish』、『海角新樂園Into the west』,這類把人生中無奈的生離死別塗佈上一層顏色,真實與不真實之間,悲傷成為一種寓言,彷彿也能成為一個旁觀者看自己的成長。

童話的強度要大,童年夢想和現實差距做得不夠明顯、不夠殘酷,就感受不到異次元世界存在的必要性和逃離現實的急迫感。

會覺得這二個小男孩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是老師拿他們沒輒 ,是他們找學校麻煩,父親雖然精神異常可是對他們也是這言聽計從,哪個阿嬤不是嘮叨雜唸,這個阿嬤根本排不上惡人榜,逃離現實的強度著墨不夠。

但也許孩子的真實感受就是如此吧,每天過著一樣的生活,說不上好說不上不好,喜怒哀樂都說不清楚。

純男孩的觀點,讓我徹底成為旁觀者。

這樣調皮搗蛋的男生離我的生活很遠,很遠,幾乎不曾見過。

如果,二個男孩因為在圖書館裡貼書,因為讀童書引起與劇情的聯結再強一點,敍事再完整一點,戲劇的張力再強一點,這片就不至令許多人發窘了。

我感覺導演想要淡淡的說,比如父親的角色與份量,日本很多電影是淡淡說的高手,淡說就要流暢,像寫散文一樣,不賣弄文字,卻牽引著人的情緒跟著走一遭。

但肯定是部好片,有企圖有用心,有陽光。

新加坡電影幽默好笑中又太八股總要搞個民心教化什麼的;香港電影節奏強張力夠好看又娛樂;大陸電影城府深心機重,看了總覺得其中必有詐;台灣電影始終很詭異,大片都是些取材特殊小眾階層的故事,暴力亂倫又特愛悲劇收場,印象最深的是屈中恆和宮澤理惠演的『運轉手之戀』,敍事流暢和生活化程度絕對在海角七號之上,可是我萬萬不能接受一齣讓人從頭笑到尾的片最後卻要屈中恆死在自家門口,台灣人有悲劇導向的習性嗎?

所以,陸陸續續出了幾部新風格的國片,總算讓我能接受些了。

做媽的習慣鼓勵孩子。本質不錯,多試幾次一定能說把好故事說得更清楚。

薑是老的辣,梅芳得奬是應該中的應該。而黃韻玲的配樂絕對是加分,我的情緒跟著她走的情況比戲多。

不過也許不是戲的錯,是小三在旁邊一直要我嗑瓜子給他吃的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e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